《鸿陆夏村溯源》《龙游史志》第19期作者吴永建
鸿陆夏村是我的外婆家,我生于斯、长于斯,直到20岁时才随父母回到祖居地湖镇镇后陈村。在我的心里,鸿陆夏就是我的老家,那里有我儿时的记忆,承载着我的喜怒哀乐,是我的精神家园。
鸿陆夏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在我小的时候,村里到处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高耸巍峨,飞檐斗角,雕梁画栋,鳞次栉比。单凭这些气势非凡的古建筑,就可以推断,鸿陆夏曾经是何等的繁华。村内池塘星罗棋布,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塘下则良田百顷,真真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田园画。据考证,村北的那棵古柏树的树龄已有余年,哪里是曾经香火旺盛的南塘殿的遗址。村民对鸿陆夏的缘起历史、人物风景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却又无从考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想弄清楚鸿陆夏这个富有内涵的村名的由来,想弄清楚鸿陆夏的历史盛衰,让鸿陆夏村的各姓族人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年上半年,因村里开展文化礼堂建设,通过多方打听,想尽一切办法,征集到一部民国37年(年)由夏鸿主编的《鸿陆夏氏宗谱》,鸿路夏村的神秘面纱终于被徐徐揭开。
为什么取村名为“鸿陆夏”
在《鸿陆夏阳基图记》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村以“鸿陆’名者,语本“鸿渐于陆’。而其义又有取焉谓鸿者大也,陆者路也’,村左有大路,上之衢、下至浙、南通灵山、北度梅岭,所谓四通之大路也,村居其右,名曰“鸿路夏’,以“鸿路夏’属夏姓也。盖夏亦大也··...·今“鸿陆’而系于“夏’,非徒从其姓,正以其义相通矣。而象形维肖,也宜更名之曰“鸿路夏’”。因此,“鸿陆夏”有时被写作“鸿路夏”,就是大路的意思。这里,对鸿陆夏村名的由来,起码有三种说法:
一是村名出自《易经》卷五的《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于仪,吉”。这是一个吉卦。这里,“鸿”即鸿鸟(大雁),“渐”即顺序渐进,“陆”即大土山,讲的是鸿鸟一路飞来,跨越千山万水,终于来到了水草肥美、鱼跃虾游的河湖之畔的大土山。在大土山上,鸿鸟居高临下,便于发现敌情,确保安全,又能随时飞到河湖中觅取美食,并在水边的大树上栖息。鸿鸟飞走后脱落的羽毛十分美丽,捡来后可赠给别人作贺礼或作为上好的祭祀用品。这一卦的意思是:办事不能急于求成,要像鸿鸟一样循序渐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所以,鸿陆夏夏姓先祖取“鸿陆”为村名,并联上自己的姓氏,可谓是用心良苦而又精练巧妙。首先,“鸿渐于陆”是个吉卦,可以讨个吉祥;第二,希望子孙后代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学鸿鸟精神,目标坚定,循序渐进,饱读诗书,以图仕进兴旺。再则,鸿陆夏夏姓的祖屋背靠大土山(鸿陆夏旧阳基图中的“后山”),面朝水面宽阔、鱼虾肥美的夏湖(南塘),和“鸿渐于陆”卦所描述的鸿鸟长途迁徙的目的地十分吻合,所以,夏氏先祖们希望鸿鸟不但要经常飞来这里,最好能长住此地,给夏氏的子孙后代带来好运。所以,以“鸿陆夏”为村名,承载了鸿陆夏夏姓先祖的美好希冀,也从侧面印证了先祖饱读诗书,家境殷实的生活状态。
二是村名道出了村庄所处之地的交“鸿者大也,陆者路通位置十分重要。“鸿陆夏”就是指也”“夏者大也”,村边“上之衢、下至浙、南通灵山、北度梅岭”的通衢大道,也就是说,明清时期,这里交通十分发达,有官道穿村
而过,西可到衢州,东能达杭州,向南通过灵山能到处州(今丽水市),向北翻越梅岭可到达严州(今建德市)。可以说,当时这里四通八达,锦旗猎猎,商贾云集。明清时期正是全国十大商帮之一的“龙游商帮”的鼎盛时期,鸿陆夏村扼南来北往之要冲,通衢大道中肩挑背驮者络绎不绝。优美的风景让很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着除夏姓以外其他姓氏来此定居。这是鸿陆夏村明清时期繁荣昌盛、人丁兴旺的重要原因。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汽车的出现,各种等级的公路纷纷涌现,鸿路夏村的交通逐渐被边缘化,既无国道通过,也无省道、县道经过,鸿陆夏村渐渐偏居一隅,再也难以复制当年“鸿陆夏氏,本龙游北乡望族”时的繁华景象。
另外,解放后许多人习惯把“鸿陆夏”写作“横路下”,也算是一种通俗的叫法。鸿陆夏村的核心部分以南塘(因位于村北南塘殿以南,故曰“南塘”;今名“鱼塘”,以产鱼多而闻名)为中心,地势低矮,三面环山。而村南的“通衢大道”沿山脊鱼贯而行高高在上,整个村庄都位于这条横贯东西的大路下方,极其隐秘,犹如“世外桃源”,所以,人们又把“鸿陆夏”叫做“横路下”。
鸿陆夏村的历史从何时算起?
关于鸿陆夏建村的历史,有人说有近千年,有人说有多年,有人说只有多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其实,要弄清鸿陆夏村的历史,就得从鸿陆夏夏氏的迁徙说起,尤其必须提到道昭、文瑞这两位鸿陆夏夏姓的先祖。从远的讲,鸿陆夏夏氏和全国的夏氏一样,都源自于夏朝,是夏禹的后代。从近的来说,和前岗夏氏是一脉相承的。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年间(公元-),夏氏先祖夏延年“殖盐龙游”“资财巨富”,在龙游做贩卖食盐的生意,富甲一方。延年的儿子文霸、文豹子承父业,生意越做越大。不料北宋开宝七年(公元年),宋太祖赵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率10万大军联合吴越军南北呼应攻打南唐政权,龙游一地战火纷飞,陷入连年兵聚的境地。为躲避战乱,文霸、文豹兄弟俩只得离开龙游县城,举家迁居“治北离城二十五里宣杨里柳村”(即前岗村,现为龙游县塔石镇前夏村,离鸿陆夏村约五里)。统略公时,又遇战乱,前岗夏氏纷纷迁居他乡。统略公举家迁到龙游城北“居水陆之间”“具金汤之势”的茶坪,但这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水侵袭。统略公六世孙夏道昭自幼饱读诗书,却不求功名,善于阴阳风水,喜欢游山玩水。有一次,他来到夏湖后山的黄母园,发现这里背山面水,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可以兴基,可以创业”,宜于举家居住。回家后,就让子孙记下了这个好地方。
几年后,衢江之畔的茶好再次遭受特大洪水侵袭,“洪水横流,泛滥于四境”茶坪全村被冲毁,于是,夏道昭就率领族人迁居至位于夏湖后山黄母园东边1里左右的黄麻角山(即现鸿陆夏村东面的大坟头山)。这里虽然地势不是很开阔,但却与夏湖后山黄母园同一龙脉、同一水源,于是夏氏族人就暂时安顿下来,在此繁衍生息。因此,夏道昭可算作鸿陆夏夏姓的始迁之祖。道昭的后人在黄麻角山生活到第10代时,文瑞公(-)“购金买山”,正式迁居夏湖后山黄母园,在夏湖东边大兴土木,建造宗祠“怀德堂”,并取村名为“鸿陆夏”,实现了先祖道昭公迁居“夏湖后山黄母园”这一风水宝地的夙愿。因此,《鸿陆夏氏宗谱》称夏文瑞为夏氏再迁之祖。其后,黄麻角山则逐渐荒芜,成了夏姓的祖坟地,后人遂改称黄麻角山为“大坟头山”。不久前,我特意去考证那所谓的“大坟头”,上面依稀可辨:“道光已亥桂月吉日。会稽郡夏始祖公,讳贵牙,乐一,孺人汪氏;讳骗,弥二,孺人万氏;.....孺人龚氏;文瑞,辰五,孺人吴氏。.....裔孙.....”对照夏氏宗谱的世序图,原来这“大坟头”就是鸿陆夏氏祖上四代太公夏贵牙、夏骗、夏时冬、夏文瑞的合墓。从此,鸿陆夏氏在夏湖之畔立宗祠建民宅,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代代相传,至今,夏氏仍为鸿陆夏村的第一大姓。后来,吴姓、汪姓、杜姓、叶姓、徐姓、张姓、余姓、邱姓、林姓、姚姓等近30个姓氏陆续迁入,分别聚居在早塘角、狗塘角、大塘下、后田坞、大路边、黄埔垄等自然村。于是,鸿陆夏村经济日益发达,人丁兴旺,成为龙游北乡名声显赫的大村,至今仍有村民多人。
据民国余绍宋编《龙游县志》记载,鸿陆夏吴氏于明嘉靖45年(年)由吴喜风自安徽歙县迁至后田坞,建有吴氏宗祠;杜氏、徐氏、邱氏则于清末迁至大塘下。张氏于清末迁至后田坞。
综上所述,鸿陆夏村的历史,如果从文瑞迁夏湖后山黄母园算起,约年,这和村南古柏树的树龄基本相吻合;若从道昭始迁黄麻角山算起,约为年。所以,说鸿陆夏的历史有多年、多年、近千年,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以道昭公迁居黄麻角山为鸿陆夏村的肇起更为确切,因为黄麻角山即“大坟头山”,它不仅是鸿陆夏夏姓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还是鸿陆夏夏姓的祖坟地,目前仍是鸿陆夏村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一般史料上普遍采信鸿陆夏村有多年的历史。
鸿陆夏村的诗画风景
据《鸿陆夏氏宗谱》记载,夏湖之后山“形势巍峨,山云缭绕”“古柏苍松,近环村落,奇花异草,远映芳田”,村中的南塘“云沉月影,深广橙色赤”,村边的后激水“左旋右绕,恍如蜿蜒。这里“春嫣夏绿,无非悦目如蜿蜒”之姿;雪意霜容,可作娱情之赏”。夏氏先人分四时以歌之,并把鸿陆夏的如画美景加以整理,名之曰“夏湖十二景”,分别为“南塘烟水大塘渔网”“双塘印月”“南塘殿晓钟”“四石春耕”“鱼形麦浪”“经堂怀古”“象牙红树”“八宝松“凤凰霁“花园春雨”月”“虹桥霜迹”,并以诗诵雪”之。“夏湖十二景”的具体方位分别是:南塘(现“鱼塘”)、大塘(位于南塘殿西北)、双潭(上狗头塘与下狗头塘)、南塘殿、四石贩、鱼形、经堂山、象八宝山花园山、凤凰牙山、虹桥(横卧于大坟头山以东的泽随溪上)。现将部分诗句摘录如下:
(一)夏湖后山四时诗
《春》:春日村居春景融,晴光丽日雨争明。烟波碧胜醒新酿,螺髻青如笑欲迎。桑拓影斜人醉社,杏榆风暖鸟催耕。秧歌牧笛寻常有,要与熙朝颂太平。
《夏》:槐影青碧画景长,村居入夏胜春芳。荷风吹透芝兰馥,梅雨生添枕凉。蛙不在营常鼓吹,竹材如葆荫宫墙。南薰歌罢田头望,陇麦如云一色黄。(注:簟,竹席)
《秋》:梧飞一叶忽惊秋,试看乡村事事幽。人趁晚晴收秫稻,牛犁新雨种来年。红莲花落虫吟壁,丹桂飘香月满楼。待到重阳时节过,园林人菊意悠悠。
《冬》:暑往寒来冬日佳,乡村风景亦堪夸。园中剩有霜柑橘,炉内初湖雪煮茶。待拱辛盘收柏子,欲知春信问梅花。檐前爆竹欣除旧,更逐年光换物华。
(二)夏湖十二景诗
《南塘烟水》:秋晓南塘似鉴开,烟光云影共徘徊。浅描获岸清宜画,浓着枫林翠欲堆。隐约鱼鳞分浪去,迷离牛鼻逐波来。骚人到此频留恋,绝妙吴淞一日裁。
《大塘渔网》:舍南舍北藕塘秋,渔网纷纷趁晓投。芦荻烟销青签闪,菱荷日暖绿稠。浪花簇处跳鲂尾,波影圆时现鸭头。此际生涯饶富有,况兼鱼梦足田畴。
《双潭印月》:平原有水筑坡收,池上兼池相接幽。两器水壶澄玉影,一轮金镜逐波流。
《南塘殿晓钟》:红尘纷扰苦劳神,利锁名缠正缚人。几许晨钟云里出,为谁唤醒梦中身。
《四石春耕》:霭霭东郊春雨迷,黄牛乌键各扶型。牧童收转山前犊,也向田间弄水泥。
《鱼形麦浪》:谷雨新晴长麦苗,梵碧秀色绿于袍。山鸡偶掠原田去,错认鸳鸯出水涛。
《经堂怀古》:经坛化雨九重香,梵韵钟声古佛堂。石座苔痕知径曲,剑池草色觉庭荒。鹤归深院松犹在,客到空阶竹半苍。趁兴登临频寄慨,愁吟谣和菊篱螿。
《象牙红树》:象牙山势峻,树影透残红。绣缀疑春放,霞蒸讶日烘。人来斜径里,家在画图中。坐爱枫林晚,停车兴不穷。
《八宝松月》:八宝山灵异,参差景不齐。松风来远近,月影伴东西。轮满琴先伫,更阑鸟作啼。峰岚形峻峭,游览喜攀跻。
《花园春雨》:小山牵确画图夸,古木森严一径斜。春信兢传深巷里,满天风雨落花园。
《凤凰霁雪》:楼外晴晖照雪残,前山渐次出高岗。晚来白石松间有,欲借初平叱作羊。
《虹桥霜迹》:溪流远出白云乡,水面桥横似带长。山客避人来去早,却留芒履印清霜。
读完《龙游史志:鸿陆夏村溯源》,被夏朝后裔守护传承了数千年的家风感动!夏朝距今很久远了,少说也有四五千年!大禹治水的精神早已消散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了!现在还能看到保留夏朝淳朴民风的村落——鸿陆夏村,太难得了!无论是可见的村落还是不可见的精神,都太珍贵了!夏姓,在龙游北乡是一个大姓!我外婆也姓夏!他是慈禧的还珠格格!我不得不相信姑蔑祖先给我的直觉,他说夏朝就在我的脚下!——姑蔑!
夏朝在龙游?是的!夏朝与姑蔑国几乎是重叠的!龙游、歙县、绩溪、严州,都曾经是他的都城。而且先有姑蔑,后有夏朝,姑蔑是战神,夏朝是守护姑蔑的姑妹!紫微星是姑蔑和夏朝的合一,商朝、周朝、三星堆文明等是紫微的业力载体!紫微是上古四圣的合一,是龙游石窟28星宿排列的洞窟锚定的宇宙星辰天人合一的频率的合一,也是龙游龙天红木小镇始祖殿里所有上古先祖的黑月之爱合一!你质疑我怎么知道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就知道!我十分坚定地相信龙游这出戏,远比北方抗震救灾灭火的老套戏精彩!龙游的戏,是演绎大禹伯益星星治水的诗歌和双生火焰宇宙之爱!
北方的夏朝是姑蔑夏朝的分裂平行时空!夏朝之所以找不到古迹,是因为夏朝与姑蔑都是第四纪元的高等文明,主体部分不在第五纪元的物质地球上!只有发生战争,灵魂撕裂,一部分夏朝文明才会分裂沉降在第五纪元的地球上,浙西四省边际的夏朝遗存文化就是夏朝在姑蔑的证据,因为夏朝与姑蔑合在一起,所以这里的夏朝人,往往具有双重人格,是天狼星与织女星的性格两极!也是大禹与鳖灵的治水方法的迥异,还伯邑考与姬发的兄弟冲突!龙游商帮就是夏朝和姑蔑人格合一而诞生的文明,他生活在各种思想文化的冲撞之中,仍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辨识度!即使是他们消融在其他城市,只要国家有危难,家乡有需要,龙游商帮就会再次横空出世,强势回归!当姑蔑回归,就代表他生活的区域,已经来到了大禹治水的第四纪元的时空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姑蔑夏朝人在外地的业力工作做完,家乡振兴使命激发,夏朝、姑蔑子孙就会回归,最后,夏朝、姑蔑再合一,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回归与合一的过程,往往也会像分裂当初时一样,经历灾难磨炼,遭遇心灵剧烈冲突,灵魂撕裂啼血,回归姑蔑和夏朝,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体是美好的!是万年吃苦换来的最好的修炼!因为分裂的时间太久了!现在,自己的黑月,祖先黑月,祖先的祖先的黑月交织在一起,要理清楚,处理好,合一转化为精神财富,再转化为物质财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龙游人其实已经做得很好!只是外地人频率没有跟上,看不懂我们!
现在龙游已经非常重视乡贤文化、家风文化建设。儒家的精髓内涵在回归,只可惜,新一代的年龙游人,似乎身上背负着重重的枷锁,他们对家、对乡村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们一边逃离,一边依恋,他们似乎在找一样东西!乡贤文化、家风文化、龙游文旅都给予不了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寻找属于新生代龙游人的婚姻文化!婚姻文化,才是姑蔑国真正的文化!是北极星织女星的文化!
因为织女星被当成社会集体黑月割裂到了第四纪元诗歌维度,现实社会难寻踪迹!直到紫微星回归,带着姑蔑和夏朝合一的爱,把灵性婚姻改革文化、乡贤文化、家风文化合一到文旅建设与乡村振兴之中,为龙游的孩子找到了精神归宿和精神支点,使得龙游孩子自卑的灵魂突然变得光亮起来!因为心中有爱,所以灵魂发光!过去他们是压抑的,是自卑的,如今紫微凤凰归来唤醒他们,他们是会爆发出大禹治水一般的洪荒之力,让生活充满希望,也能带给别人希望,会感染北方因洪水、地震失去家园的夏朝姑蔑亲人回到龙游,回归灵魂最初的家!
龙游会成为灵性婚姻改革的试点城市!成为《罗小黑战记》里千万人口的大龙游市!龙游的凤凰部落会带领龙游人重返姑蔑国,遇见女儿国女王、朱紫国国王,遇见自己!遇见双生!遇见紫微!遇见爱!龙游人带领中国来到虚拟现实版《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还珠格格》剧组观摩演出,开展灵性婚姻改革戏剧哲学炼金,兑现千年前与双生火焰许下的“如果有来生”的承诺,开展庄周梦弟、心灵治水,让大禹、伯益、舜帝、皋陶、后稷、女喜、涂山氏等先祖合一为紫微之爱回归!教导子孙通过疗愈自己的灵魂来营救家乡百姓,通过改善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来改变中国和世界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这是我们龙游的夏朝和姑蔑的子孙,共同的使命!我们称之为——龙游瀫·六春湖·凤翔洲·紫微山·浦山凤凰夏朝部落与姑蔑龙族合一的龙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