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马晓春为妹妹分忧,高加林崭露头角

“端午节”就像一个绞索,只要听到这三个字,她就会条件反射一般呼吸发紧脑子疼,那是个别人高兴的节日,却是她爱情的末日,她不敢想,也不敢面对。她希望得到高加林的消息,现在家里消息封锁得很严,就是马晓冬也得不到高加林的信息。临近高考,自己的好朋友巧玲忙得也顾不上看自己,她被两个嫂子盯着,出门也跟着她,这种日子很煎熬。

马婶儿回到家,看到三媳妇挺着大肚子,心里暗自祈祷,这次一定要生个胖小子,老大、老二媳妇生的都是丫头,六队的瞎子昌明给她算的卦是家里都是女娃娃,她气的饭都吃不下去,一直堵到现在。如果再生还是女娃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四马晓冬身上。

刚才妈妈提到来买麦麸的许增粮,她也见过,下次过来可得好好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一个人在门口探头探脑,看看只有马玉芳自己,像只耗子一样溜了进来。

“玉芳,我偷偷看咱爸的文件,县里发展大农业,要在大马河建水库,每个大队有一个突击队队长,高家村是高加林,咱大队是我。”

马晓春神秘地说。

“是你怎么样?是他怎么样?等到收完麦子才开工,端午节都过完了。”

马晓春挠着头,“对呀,那时候你已经结婚了,黄瓜菜都凉了。”

“不,那时候我已经死了。”

“瞎说,天天把死挂在嘴上,玉芳,你不要泄气,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要泄气。我来想想办法。”

马晓冬想到办法是后天要去公社开会,可能会碰到高加林,可以偷偷跟他聊一聊,看看他现在的想法。

马玉芳把自己已经写好的信塞给马晓冬,“四哥,我的死活都看你了。”

“妹子,你沉住气,等我消息。”

马建国今天让马晓冬穿上了一套新做的中山装,因为这几天下小雨,天气还有些凉,穿中山装正合适。老大老二都是面粉厂的顶梁柱,老三个性太软,未来马店的这一摊子要传给自己的四儿子了,这次要趁着开会,让这颗马店的未来之星登上舞台。

马晓冬在马家家庭会议的长期熏陶下,无论是口才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比同龄人好很多。马栓也是有意想当这个突击队长,马建国岂能把这个好机会拱手相让。

公社的小会议室里集中的十一个大队的支书和突击队长,支书们坐在会议桌旁边,后面对应的各个突击队长。

主管农业的副县长耿保荣和抓治安的副县长夏成涛共同参加了这个会议,夏成涛看到高加林正襟危坐在高明楼的身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每个大队支书都把自己将来可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提了出来,突击队长汇报自己工作的进展情况。

郭集大队的突击队长许坚强说“郭集大队,男劳力有二百三十人,女劳力有三百一十一人,合计五百四十一人。下面我念一下名单,一队郭常有、郭文正、郭玉清。”

“振强,你先停一下,我刚才听到有郭玉清的名字,是不是那个郭大头。”耿宝荣说。

“耿县长,你还记得他?”

“我当然记得起他,如果我没有猜错,他比我大一轮,今年应该是六十三了,他的脚还缺了两个脚趾头,是十年前大会战的时候被石头砸的。郭玉清平常站都站不稳,你让他去当电线桩啊。坚强,我们这次可是啃硬骨头,不是逛大集的,你们郭集总共有两千人,你把四分之一都拉上来凑数,真是出了事儿,谁负这个责?”

其他大队的都笑了,耿保荣原先在郭集插过队,很熟悉那里的情况。

许坚强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还要不要念下去。

“郭集的事先不说了,下去后再把人筛选清楚,记住一定要精兵强将,这是我们县的百年大计,来不得一点儿马虎。”

穿着一身绿色卡其布上衣的高加林汇报高家村的情况,“高家村目前动员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集中了可以出工的十八岁到四十岁的男劳力有四十二名,女劳力同年龄段的有二十名;四十岁到五十的男劳力二十名,女劳力十六名。合计九十八人。对于工期的预估,足够完成分配的任务。”

耿保荣和夏成涛赞许地点点头,相互交换了意见,耿保荣说,“以后大家就按高家村的标准汇报,会后麻烦加林同志让办公室形成一个劳动力选拔标准。干事业就要有干事业的劲头儿,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王振武见高加林在两个副县长的面前出尽了风头,心里像打翻了一瓶山西老陈醋,酸溜溜的。

路遥曾说过:“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理解的基础上。”

路遥致力于在作品中表达农村青年的苦闷与奋斗,从年动笔,到年写成,14余万字写了三年,因为不太满意他几经删改,高加林这个角色,注入了路遥太多的个人情感。他曾说:“细细想想,迄今为止,我一生中度过最美好的日子,是写《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那时候的路遥,面对他写作的人生,也是意气风发。

《人生》所呈现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幅独具风采的当代农村世态长卷,它无需惊心动魄的情节来震撼人心,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去拯救世界,而是以生活中最质朴的美来给予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和最原始的感动。

当现实的残酷与时代的脉搏交织,当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力量去抗衡,那种动人是最真切的,或许正如路遥在《人生》中告诉我们的那样: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这本书于年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可能我们看完了

《人生》,

同样像马云当初看完时那般备受鼓舞、心潮澎湃,但是最终无法成为像他一样掌控命运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像

《人生》

中的高加林,化苦难为动力,在人生每一个艰难的时刻,有向前走一步的勇气。无力改变人生,就学会与生活和解。

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文化投资,相遇一本好书,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人生》推荐给爱读书的你。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了解书籍详情!

人生+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活着+围城全套五册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