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凉人喜过中国农民丰收节澎湃在线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0/5748846.html
<

崇信农民喜过丰收节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文斌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亮亮摄制

9月23日,崇信县庆祝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新窑镇周寨村黑河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幕。

崇信县庆祝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开幕式演出现场。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明摄

本次活动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举办了农特产品网上直播推介、特色产品展销会、赛牛、赛果、赛园以及“特色强村”“乡土人才”“创业能手”评选等10项主题活动,集中展示了该县农业发展成效和新时代农民风采。

“我今年种植的4棚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都卖光了,挣了4万多元。”获得乡土人才奖励的锦屏镇52岁蔬菜种植能手刘永军高兴地说,有着26年蔬菜种植经验的他是第三次参加“农民丰收节”,他也是崇信农特产贝贝南瓜的种植地平凉新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员。“今年贝贝南瓜喜获丰收,明年我对种植更有信心了。”刘永军说。

获平凉市乡土人才和崇信县乡土人才荣誉称号的安栓虎是崇信县虎啸山种植基地负责人,他种植了亩核桃和亩苹果,在经历了14年的改造升级,逐渐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今年果园丰收,80吨澳洲青苹已经售罄,核桃销售了30多吨,收入多万,感谢党的政策。”安栓虎说。

在苹果小镇、绿色能源小镇、文旅小镇等9个展馆里,硕大诱人的苹果、芳香四溢的牛肉、新鲜的蔬菜、小杂粮等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购买。

至目前,崇信县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农旅融合示范村,崇信红牛、苹果、甜瓜等一批名优产品畅销全国。建成蔬菜生产基地14处,带动发展蔬菜专业村14个,建办蔬菜专业合作社9个,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全县肉牛年饲养量11万头以上,果园面积8.43万亩,年产量达4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5.8万亩,年产量达9万吨以上。

“这次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共庆丰收、共享喜悦、传递幸福’中享受到了节日的快乐,激发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崇信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小龙介绍。

赛牛赛果庆丰收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胥富春文/图/视频

9月21日,华亭市安口镇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乡村旅游节在朱家坡村文化广场隆重开幕。广大群众载歌载舞,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分享丰收的喜悦。

安口镇丰收节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表彰奖励了全镇年赛牛、赛药、赛园、赛果大会获奖企业、个人,表演了由各村业余文艺队组织的歌舞节目。21日当晚,朱家坡村文化广场举办了篝火晚会。从20日晚开始举办了为期3天的秦腔、曲子戏展演和农产品、农家小吃展销活动。

在农产品展销区,朱家坡村的香瓜、三山村的园艺土壤、高镇村的瓷人儿、马家堡村的核桃、武村铺的辣椒……各村以庆祝“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传承农耕文明、拉动乡村产业、活跃城乡市场,为全镇农特产品、文化产品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

本次活动还特邀华亭市书画协会的老师们在活动现场挥毫泼墨,为广大村民免费书写字画,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欣赏。一幅幅优美的书画作品,让群众爱不释手,让大家在自己家门口享受到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据介绍,安口镇立足资源优势,抢抓乡村振兴的有利机遇,围绕“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经过几年努力,朱家坡村的生态观光采摘产业,已成为推动安口镇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加强对外交流、展示安口形象的靓丽名片。他们将以“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为目标,努力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强镇。

连日来,华亭市各乡镇“农民丰收节”活动相继拉开帷幕。红牛、药材、核桃、辣椒、西瓜、马铃薯、花椒、杂粮、蜂蜜以及乡村旅游各种娱乐休闲项目,让当地群众及广大游客目不暇接,各乡镇以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展示了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葡萄熟了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英娜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亮亮摄制

进入采摘季的金伟源葡萄园,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可以打开感官的神奇所在。

一入园,那满棚满架的葡萄,会让你的眼睛里除了葡萄,还是葡萄。这时候,你的耳边一定会响起那首熟悉的与葡萄有关的旋律,甚至要情不自禁哼唱出来。再看那一串串挨挨挤挤地紫色的、绿色的果实,你的脑海中会冒出诸如岁稔年丰、穰穰满家、硕果累累、春华秋实等等词语。摘一颗,丢嘴里,咬一口,或酸甜或甘甜的汁液立马充盈口腔,浓浓的果香被激发出来,回味无穷。

王亮亮摄

“从年建园,试种了十几个品种,现在只留下夏黑、摩尔多瓦、阳光玫瑰三种,明年准备再上一个妮娜女皇……”葡萄园合伙人朱发学说,为了找到适合本地栽植的葡萄,他们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还缴了不少“学费”,好在经过实践摸索,掌握了管理葡萄的核心技术,种出了高品质的葡萄,也找到了观光采摘这一销售路径,并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金伟源葡萄采摘园位于崆峒区白水镇白水村,紧邻国道,便利的交通为采摘园带来了众多消费者,每年3个月的采摘期,可接待近3万人次。受阴雨天气影响,今年葡萄园8月15日开园,比去年晚了一个星期,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老顾客、新朋友纷至沓来。开园后一个月,50棚夏黑已基本采摘销售结束。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秋、国庆是葡萄园的销售旺季。今年中秋节天气晴好,三天小长假给金伟源葡萄园带来了多名游客,大家在葡萄园里拍照、采摘,尽情享受秋日阳光和田园乐趣。

市民朱先生是葡萄园的老顾客,中秋前,他定了30多箱葡萄作为公司员工的礼物,节日期间,又带着家人来园子里玩。“这次主要摘摩尔多瓦,这个品种来自法国,颜色非常好看,口感酸甜,果香味浓,适合做葡萄酒,我准备多摘一些回去试试。”朱先生捏一颗葡萄,爆出的紫红色汁液看起来十分诱人。

“我们现有个棚、亩葡萄,今年产量预计在10万斤。”朱发学说,其实葡萄的产量很高,但为了保证品质,他们一直在人为控制,每亩最多不超过斤。品质好,价钱自然也高,像阳光玫瑰一斤可以卖到三四十元,夏黑价格最低,一斤也在10元左右。品质好,就有了很多回头客,一些外地消费者每年都要给朱发学打电话、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