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县域15分钟服务圈,医卫机构实现县乡

每经记者李彪实习记者李宣璋北京摄影报道每经编辑陈旭

5月4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扶贫工作成效以及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进展。

脱贫攻坚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健委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会同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推动健康扶贫取得决定性成就,并积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健康是脱贫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与动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我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较高成效。

以县域为单位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涵盖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和健康乡村建设、基层卫生机构能力提升等方面,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健委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农村卫生事业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健全服务网络,群众就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以县域为单位根据服务人口和半径,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打造15分钟的医疗卫生服务圈。到01年底,全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诸宏明说。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群众看病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

通过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等活动,指导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居民县域内的就诊率超过90%,乡村两级诊疗量县域内占比长期保持/3以上。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涵,着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提供主动式的服务,持续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到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补助标准提高到84元,农村居民能够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预防接种、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等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

四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服务质量同质化。

卫生健康部门在全国多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引导医共体提升医疗能力,同时将更多工作转向健康管理,90%以上的试点地区实现医共体内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通过开展远程医疗开始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农村居民已经能够在基层获得县级甚至省市级专家高水平的服务。

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下一步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据诸宏明介绍,卫健委今后将从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各地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三个方面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近万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摆脱贫困

前些年,在我国的部分贫困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的严峻问题。

为此,增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避免出现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是健康扶贫的重点任务之一。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乡村振兴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累计帮助近万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成功摆脱贫困,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4万亿元,支持脱贫任务重的5个省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同口径年均增长11.6%,还专门设立了83个贫困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贫困地区建设项目实行‘应纳全纳’,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所在省份15万多个医疗卫生机构的项目建设。”何锦国表示。

此外,卫生健康委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累计招聘多名全科医生,派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通过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持续巩固乡村医生队伍,不断提升乡村医生队伍整体水平。

何锦国强调,脱贫攻坚以来,经过努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