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还和熙地照在大地上,路两旁开满浅黄的,深红的,淡紫色的百日红,微风几许,花儿在清风中摇曳,让人心情无比舒畅。沿着茶马古驿步行不到十分钟,便来到了长夏畈古民居。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一眼看过去,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马头墙层层迭迭,可谓小桥,流水,人家。一排排古民居古朴雅致,厚重而高大,呈现一种时光倒流的景象。
这是一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古民居村落,位于通山南林桥镇石门村境内。所幸,古民居保存至今,仍然完好,依稀可见当年茶马古驿的风采旧貌,茶坊、酒肆、商铺林立。景还在,只是物是人非,却让我触景生情,感觉历史在这里沉淀,美好在这里凝固。
我们步入长长的古巷道,秋日的阳光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用手触摸着石砖,石柱,石墙,冰冷中透着苍桑的印痕。据记载:石门村长夏畈始建于明仁宗年代(约公元年),原为本地夏氏家族的聚居地,由夏姓禹疏公带后人改道成一条几百米长的石门街,最早为商贾歇脚之地。茶马古驿曾经为卾赣湘一带重要的对外贸易之地。古村落虽然聚居年代久远,但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旅游资源,让我领略到传统文化,感受古时人们留下的点滴生活与经商印记,走近古民居,让人产生一种对古村油然而生的人文情怀。
石门村的古石门铺为通山唯一现存的茶马古道。古石拱桥、石板街、栓马桩留下当年繁华的痕迹:当铺、烟馆、驿站、商铺、药铺、学堂,留下历史斑驳的过往。
依稀可见永和园、长春堂、祖祠、铺面和石雕柜台,仍然可见木刻对联、古商铺招牌、画轴、砖茶和木刻家训等。我们步入一处老宅,门楣上书有“稽世第”三个大字,门前有一处名为长夏神泉的景观,泉眼位于“会稽世第”的房主人后院,泉水富含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元素,据说有延年长寿、治疗皮肤病的神奇功效。
长夏畈的古桥叫夏畈桥,据说是当年长夏畈一家富人嫁女儿到对岸,由于当时河上没有桥,不方便迎娶,就连夜修好了这座桥,成功的把女儿顺利外嫁,这座桥见证了时光的变迁,但仍然保存完好。
这里还住着一位网红的爷爷,晚辈们经常在抖音上更新他的日常休闲劳作的点滴生活,点赞量很高。当走进他家时,只见他和老伴正在忙着磨苕粉。老人家动作娴熟,日子过得也简朴、平实,从容地面对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能干勤劳的老人家用红薯制成淀粉,用做滑肉、炒回锅肉、炸酥肉,也可以做成凉皮,苕粉坨……他让家人饭桌上拥有着美味佳肴,也让家人心里头充盈幸福美满。
放眼望去,村旁的溪水潺潺流过,不停地奔向远方。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秋收后的稻田广阔而平整,一畦畦菜地,种植的萝卜青菜长势良好,绿意盎然。这里民风淳朴,村子干净整洁,几乎家家户户门前的空场地上都晒着薯粉,孩子们则在村头嬉戏玩耍,欢笑声传得很远很远。我想起儿时的村庄,也是这样的静谧而安宁,让我分外觉得亲切而舒畅。
当走出古巷时,便听见一位拉二胡的民间艺人在演奏《梁祝》,悠扬而凄婉的琴声把我们吸引住了。一阵秋风将老人手抄的乐谱吹了一地,我捡起来,放在小桌子上,见桌上摆放着老人自制的乐器洞萧,笛子等物。老人说这些乐器都会吹奏。有那么一下子,我精神有些恍惚,这位老者多么像我去世多年的老父亲啊,父亲生前也拉得一手好二胡,唱得一曲曲好戏,成为每年元宵节里《划龙船》的主唱……老人就这样坐在自家的门前,专注而动情地为路过的游客吹奏着不同的曲子,让人淡忘世间许多愁!
而今,惠民政策让石门村,长夏畈古村落焕发生机,一派派欣欣向荣的样子。这让我想起踏进石门村时印在长渠上那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话来……
离开古村落,正是夕阳西下时。落日余晖照见历史苍凉的背影,让我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来源:香城都市报;作者:彭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