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

白癜风正规专业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海报设计:节气工坊

廿四节气

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5日或5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淮南子·天文训》曰:“(谷雨)加十五日斗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意为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那夏便是长的季节了。《方言》解释更为透彻:“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明学者高濂有《遵生八笺》曰:“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宋代杨万里有《小池》诗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反映了此时的物候现象。“小荷”即初出水之荷叶,并非荷花。“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然而,从气候学意义上讲,只有平均温度连续5天高于22℃时才算真正进入夏天。立夏正处于春、夏季的交接点上,此时木成荫,暑尚微。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春季还未结束,炎热的夏天也还未来临,许多地方的槐花正在盛开,万物繁茂。

南宋·佚名《荷亭销夏图》

页,绢本,设色,

纵24.5厘米,横25.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立夏物候

立夏·三候

中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自立夏开始,便能听到蝼蝈的叫声。过五天,蚯蚓遇雨就会从地下爬出。又过五天,王瓜就生长茂盛起来了。

宋代陆游《立夏》诗曰:“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正是反映了立夏时节的物候现象。

初候·蝼蝈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初候,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hú)。各地方言之不同也。

在立夏节气的夜晚,蛙声此起彼伏。此时,田野中的蝼蝈开始鸣叫。蝼蝈是一种叫蝼蛄的农业害虫,对季节变化特别敏感,在立夏时已经钻出地面,开始聒噪不停。

二候·蚯蚓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蟮。《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蚯蚓属喜阴、喜温、喜湿夜行性动物,每每遇雨,天色变暗,就会从地下爬出来活动。说明气温和地温都已经上升到位,这就是夏天到来最明显的信号。

三候·王瓜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王瓜生。《逸周书汇校集注》曰:“王萯、王瓜一物也,盖以草言之则其时已秀。”《夏小正》曰:“王萯(fù)莠。”《夏小正经传集解》曰:“王萯莠(莠,秀借字)。”

在立夏节气到来之际,王瓜伸展藤蔓,长出枝叶,开出花朵,这正是日照增加、气温上升、湿度增大到夏日来临的表现。

海报设计:节气工坊

立夏气候

晴热高温

立夏时节,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炎热的暑天快要到了。但是中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同一地区的气温变化也比较大。

受大陆干热气团的影响,立夏节气前后,我国华南、西南、江淮、华北等地都容易出现晴热高温天气。

强对流、寒潮暴雪

这段时间陆地能量积累较多,如果有冷空气南下,容易出现飑线、雷暴大风、短时暴雨、冰雹甚至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立夏前后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北方,暴雪主要出现在东北。

南宋·李嵩《花篮图·夏》,

绢本,册页,设色,纵19.1厘米,

横26.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立夏农事

立夏时节,北方迅速变热,但降雨少且蒸发快,要及时给农作物浇水;南方则已进入雨季,要及时给农田排水,否则会引起病虫害。

立夏时节,进入万物繁茂的时期。正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此时也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因此有农谚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夏天,是农事繁忙之季。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夏时之计贵如金”。

南宋·胡直夫(传)《夏景山水图》绢本,立轴,设色,纵.3厘米,横53.7厘米,日本山梨县久远寺藏立夏农谚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雷,六月旱。

立夏雨,涨大水。

立夏晴,雨淋淋。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小麦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

立夏下雨,夏至少雨。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

立夏小满,河满缸满。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

上午立了夏,下午把扇拿。

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一年四季东风雨,立夏东风昼夜晴。

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

立夏东风麦面多。

立夏北风当日雨。

元·佚名《夏山甘雨图》

绢本,浅设色,

横.2厘米,横.8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立夏民俗迎夏仪式

“迎夏”是古代中国在立夏时最为重要的一项仪式。《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即自周代起,立夏这天,帝王亲自率领文武大臣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

“迎夏”之后,皇帝就“启冰,赐文武大臣”。掌管冰政的凌官会挖出冬天窖存的冰,按等级切成不同大小,由皇帝赐给文武大臣,两宋年间已成为惯例,并一直延续到清末。古时民间的百姓虽然无冰可用,但也会制作一些清凉的食物用来解暑。

《帝京景物略》中就有关于“冰盏”的记载,清代的《春明岁时锁记》以及《清嘉录》中也提到了“梅汤”“冰桃子”等至今沿用的民间古法冷饮。

立夏斗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鸡蛋外形圆圆溜溜,预示着人们的生活圆满健康,吃“立夏蛋”可以避免疰夏,以保夏日之平安。

这天,大人们会用丝线编成镂空的小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时会将蛋染成玫红色或者在蛋上绘制图案,然后将装了蛋的蛋套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小孩子就会出门相互斗蛋。斗蛋时,蛋头碰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蛋壳破裂就输了。

立夏吃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使人经受“疰夏”的考验。

立夏粥

每到立夏之日,京城有吃“立夏粥”的习俗,立夏粥又叫“百家粥”,是村民的一种集体活动。为庆祝小麦丰收,还有制作和食用面食的风俗。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立夏的食俗,第一是尝鲜,第二是祈福,第三是养精蓄锐,以备从事繁重的农事劳动。

尝三新

立夏时节民间有“尝三新”的饮食风俗。“三新”的内容,各地均不相同。有指“竹笋、樱桃、梅子”,有指“樱桃、青梅、麦仁”,也有指“竹笋、樱桃、蚕豆”的。总之,就是要在立夏时节,吃上时令新鲜的食物。

吃立夏饭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豌豆、笋、苋菜等食材露天煮饭,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立夏饭含有“五谷丰登”的祝愿。立夏吃五色饭,还有祈愿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

在太湖流域,立夏的时令“三鲜”是蚕豆、竹笋、青梅。“俗于立夏日啖青梅,云令人终岁神清不惛睡。”当梅子由青泛黄之时,便是绵绵的梅雨时节。古人认为,“三月万物悉达,天功毕处,则地功之成也”。

明·许仪《荷香清夏轴》绢本,轴,设色,纵.9厘米,横95.9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立夏诗词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菩萨蛮·初夏》

宋·沈会宗

落花迤逦层阴少,青梅竞弄枝头小。

红色雨和烟,行人江那边。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

落日醉醒间,一春无此寒。

《次韵和右巡李端公见寄之什》

宋·杨亿

首夏修时祭,斋居贵洗心。

神光浮汉畤,薰吹发虞琴。

偃树枝成盖,丰碑字有金。

秘文窥宝籙,荣路厌朝簪。

《立夏日作四绝·其一》

宋·谢薖

雨脚连云苦未收,晓惊池面日光流。

田家甑里封蛛网,即渐歌谣麦有秋。

《次韵王得淦长至》

宋·陈著

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

老息他无分,新阳便有缘。

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

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的。

清·王翚《夏山高隐图》纸本,立轴,设色,纵.8厘米,横79.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

《二十四节气志》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舌尖上的节气》

《你好!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全鉴》

《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

《四时之词:宋词中的二十四节气》

《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

《最美的二十四节气诗词》

《中国节气文化欣赏》

《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绘画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