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学生们或完成“人生大考”,或踏入社会,但最让记者牵挂的,是浙江龙泉山区的一所乡村小学。在那所只有14名学生的学校,今年又有4名学生毕业升入初中,学校还能办下去吗?杨树长老师还好吗?带着这些疑问,赶在学校期末考试前夕,记者从浙江杭州前往龙泉市道太乡供村小学。供村小学地处浙西南山区,距离龙泉市区东北方向约60公里。去年,山区通了火车,龙泉人告别了“出行无火车”的历史。记者乘坐“绿巨人”,经4小时8分钟到达火车站,后又搭乘汽车约2个小时抵达学校。14人的学校,其实,去学校的路不太好,大部分都是盘山公路,加之年久失修,一些路段坑坑洼洼。坐在车上,着实需要一些“定力”。去学校途中,路边会看见一些零散的民居,但多看两眼会发现,房子似乎没有生活的痕迹。山区离城市远,年轻人都外出奋斗了,居住在山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会举家搬迁,所以房子就空了下来。”浙江龙泉道太乡供村小学教学楼。这不由得联想到供村小学人数少的原因。抵达学校时,第一眼就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学生们正在上课,除了夏日的蝉鸣和耳旁略过的微风,基本听不见什么声音。供村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教学楼有四层,相对着的是宿舍楼,学生和老师们吃住都在一起。远远的,看到杨树长老师在挥手致意。杨老师是一名“独臂教师”,扎根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已有40年。再过一年,他就要告别自己心爱的岗位,光荣退休。“独臂教师”的青春,抵达学校的时候,杨老师正上着课。为了不让学生们的正常上课时间被打扰,记者赶忙和老师一起来到班级,在教室后方坐下,旁听起来。这间教室和其他学校的教室没什么不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很齐全。黑板报、学生和老师们一起设计的文化墙,也都十分精致。不同的是,这个班级只有3名学生。杨树长老师在给二年级学生上课。这3名学生就读二年级,杨老师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临近期末,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复习。由于父母亲外出务工,他们都是留守在山里的。“杨老师对我们很好,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上。”课堂上,杨老师用仅有的右手可以完成书写、翻书、操作电脑、推眼镜等动作,看起来十分娴熟。在他的白衬衫下,左侧空空的衣袖会随着身体微微摆动。“我是生下来就没有左臂,所以没体会过健全人两只手是什么感觉。”下课后和杨老师在他的办公室聊了起来。杨老师是地地道道的山里孩子,生与斯,长于斯。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道圣寺小学做代课教师,如今已在三尺讲台度过四十载春秋。四十年间,凭借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惊人的毅力,这位独臂教师靠着一只右手,撑起了山村学校的“半边天”,托起了留守儿童的未来。在他的努力下,下乾村等几个山村学校的面貌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人口的迁移减少,道太乡的学校也锐减至2所。年,杨树长来到了供村小学。“我来的时候还有多个孩子,以后每一年都在减少。”杨老师微笑着说,山里孩子的减少,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当今社会在不断城镇化。虽然人数少了,但杨树长对待教育仍抱有一颗初心。每天学生们就寝后,他总是一间间教室、一条条走廊检查。早上起床,他一只手拎着扫帚把操场扫得干干净净。“教书育人就跟种田一样,看到庄稼长得好,我心里就特别高兴。”杨树长说,这是当老师最大的快乐。7人的坚守,在与杨老师的交谈间,他总是说,在乡村小学每个老师都是一样,都在本本分分干着自己的工作。那么,14名学生,该配有多少老师呢?答案是7名。在供村小学,7位“大家长”全天候照应着孩子们,守护着山区的一丝微光。因为学生的特殊性,学校老师们不仅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更多时候,他们还扮演了“父母”和“朋友”。学生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需要老师操心。学生洗澡洗头,要老师帮助;学生尿床了,老师要帮忙洗晒被子。一些低年级的住校生常常因为想念父母或其他原因晚上哭闹,老师们耐心地哄他们入睡……为了让每个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寄宿生活,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了结对档案,每个老师都有结对学生。结对老师除了在学习、生活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外,还常常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结对老师还会不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我很喜欢这所学校,毕业后我会想念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的。”马上就要离开这所学校了,六年级学生张红悄悄地告诉记者。说完,她的眼里泛起了泪光。每一位山区孩子都渴望走出大山。今年,六年级的4名孩子将升入初中。杨老师说,下学期开学后,还有2名一年级新生加入,到时学校就只有12名学生了。“放心吧,我们学校肯定会一直在,直到这里的最后一名学生毕业为止。”临走时,杨老师用他的右手拍了拍我们的肩膀,说道:“孩子在,老师就在,学校就在,未来就在。”(转自人民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