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包子店的老王,一生为人和善,是当地有名的好人
“卷儿,今天早上想吃啥?包子想吃不?我记得你小时候可喜欢吃村里头老王家的包子了”
“可以呀,妈,村里王叔家还在开?都有十几年了嘞。”我从被窝里探出头,穿着厚厚睡衣的母亲将我的窗帘一把拉开。
“唰啦”一声,大片大片的阳光蜂拥而上,落在我的被窝上。我眯着眼睛,伸出手挡住刺眼的光线。“妈,我还没起呢!”
“快起来,一会儿就买不到老王家的包子了!”母亲上前将我拉起来,我揉着我的鸡窝头,穿着棉拖鞋,打着哈欠去村口上买包子。
我们村子里就只有一家包子店,而且是村子里最紧俏的店,村子里人早上吃早餐都会来这儿。只是,都十几年了,那家包子店还能开着?
我有四五年没回老家,小时候最喜欢吃王叔家的包子,他们家的包子青菜鲜嫩爽口,肉包的馅儿厚混着浓浓的汤汁,味道浓郁。听母亲说,老王每次做包子,都是自己挑选的最好最新鲜的食材,包子皮都是赶大早上起来和面自己擀的,所以大家总是最爱吃,邻村的人听说后也会赶过来尝一尝,有时候店门口还得排上长长的队。所以每次早上去买包子,母亲都会催促我多次,生怕我赶不上。
“小卷,来买早餐啦。”老王笑眯眯地伸长脖子,望向我。
我停下脚步,发现已经到了“包子王铺”,还是很古旧的装潢,边上的白墙上稀稀拉拉掉着白漆,招牌已经破烂不堪,但仍旧坚挺地屹立在店门口。
“老王,你认得?这孩子,我怎么瞅着眼生得很,是咱村子里的人吗?”有一个老妇人听了老王的招呼,好奇地瞅着我。
“池塘边上李华家的娃娃,李卷,以前天天上我们家买包子,还帮过我们家老娘搬过东西,现在女大十八变,越变越不一样了。”老王说着看向我,“小卷,你今天吃啥包子?”
“哎哟喂,恁长成一个大姑娘,认不住来了,得亏老王你还记得。”老妇人笑着摇摇头,背着手,拄着拐杖走了。
“王叔,两个青菜香菇包、四个肉包、还要三杯豆浆,要带走的。”我站在门口,没有往里走的打算。
“好嘞。小卷,得亏你来得及时,刚好还剩四个肉包,再晚点,今天的就卖完了。”老王用小盒子装好包子,又接好三杯豆浆递到我手里。
“王叔,多少钱?”
“9块。”
“王叔,您这几年包子居然还这么便宜,也太良心了吧。”我听到价格有些惊愕,要知道现在外面卖的包子都要两块多。
老王听了哈哈笑,又给我多送了一个包子,“做生意嘛,就是凭着一个良心。”
这时,有一双骨瘦嶙峋的双手拿着一个破破烂烂的铁碗伸到我面前,我拿出口袋里仅有的两块钱放进他的碗里。
那双手得了钱,也移了方向,面朝着早餐店伸过去,老王把两个热乎乎的包子放在他的碗里,“够吗?”
“够了够了。”那乞丐得了包子很是知足,放了碗,就蹲在店门口吃了起来。
我看着正吃得不亦乐乎的乞丐,突然想起十几年前的旧事。那时候老王家的包子店才开起来没多久,偏他人心善,乞丐来了就给人家送包子,后来成群的乞丐堵在门口,老王依然和和气气地给人送包子,后来搞得乞丐们都不好意思。村子里的人笑他哪是卖包子,根本就是做慈善。
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老王依然不仅卖包子,也还在送包子。
想着事情,回家的步伐都快了许多,到家之后,我同父母一起坐在桌上吃着包子。
“老王家的包子真的吃不腻啊。”父亲吃着包子感叹道。
“可不是嘛,还不涨价,卷儿又爱吃。”母亲也笑了,“只是老王现在不常开店了,听说他去做义工,难得今天能吃上他做的包子。”
我本来低着头吃着东西,听父母的八卦,抬起头,“王叔还做义工?”
“是啊,你王叔不开店就在养老院做义工呢。”母亲说起老王,眼里流露着一丝惋惜。“以前倒是听老王说起过,开包子店、做义工都是为了全他老娘去世的遗憾,现在能去养老院照顾老人也算是能让他心里安慰些吧。”
“别人家的事,你就少说些吧。”我还想听仔细些,父亲却打断了母亲的话。
老王或许是为了全他的遗憾,可他也确确实实当了十几年的善人,从未动摇过。能坚持这份善意,并且能够展露这份善意已是难得可贵。
得了他的善意的人们都怀着感激,同时也将这份善意继续发扬下去。
未必人人都有热心肠,但只要世间能有这小小的热,就能传递更多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