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亲戚在普子贞丰县

我叫李登祥,长田镇陇塔小学的老师。年11月,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在贞丰县的开展,我与同事们一起投入到精准扶贫的伟大事业中。也是这一伟大事业,让我有幸结缘了我帮扶的三户贫困户。普子一二组,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贞丰县长田镇瓦厂村所辖的组。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地方,但从年11月起,我不但知道了,而且成了这里的“常客”。事情还得从我跟郑体合、杨秀华和罗德方三户人家说起。我走访杨秀华家,像其父算杨胜荣算收入帐他们都居住在二组,并且成一线排开。这也给我走访,方便了不少。只是,开始去走访这三户人家的时候,都是困难重重。好在我的党员父亲开导我,说我要慢慢来,帮扶,就要用心用情,我只得从一点一滴做起。郑体合和罗德方都有孙子孙女在读书,杨秀华也有女儿读书,我就在走访的时候,给他们带去纸、笔和笔记本,还在他们遇到不懂的地方,耐心的讲解。可别说,他们跟我的话题多了起来。为拉近彼此的距离,我还把心思放在他们没读书的孩子身上,不时的给一点零花钱,他们也渐渐的配合起我的工作来。我走访贫困户曾章琴家,向其宣传政策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是我在政策的允许下,帮他们申请了养牛补助、实现了易地搬迁、推荐了外出就业……杨秀华的老妈生病,我没什么送的,掏了元表示心意;罗德方病危期间,我买了一提八宝粥去探望,后来,他去世了,我也把他家当作“亲戚”随礼;郑体合作为搬迁户,我实在想不出送什么给他家,就给了他的三个孙子孙女每人十块钱。像别的什么,比如拿不动的、搬不动的、扛不动的,都主动去帮忙。前不久,我去曾章琴(罗德方逝世后,户主改成了曾章琴)家走访,只是顺便带了她放学的孙子,她就感激不尽,甚至,说脱贫攻坚工作结束了,有事(指办红白喜事)一定要讲,多一门“亲戚”多一条路走。我说会的,也希望她家有事时,也记得跟我讲。我走访郑体合家,向其儿子宣传精准扶贫政策事实上,郑体合和杨秀华户,他们对我也挺好的,把我当成了自家人。杨秀华的老妈就说:“这是我种的鹅叫腿(藠头),洗干净了的,带去给孙孙吃嘛!”郑体合老人说他比我的岳父小一点,叫我叫他“叔叔”。这是我做梦也在盼望的结果,没想到竟变成了现实,实现了在普子这个地方,多了三家“亲戚”的夙愿。作者李登祥见习编辑段岚茜编辑骆航念编审王璐瑶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