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已累计减贫22

9月23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市扶贫办主任刘贵忠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做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人,实现85个贫困村整村销号,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8.24%下降到2.13%。

年8月,参照国家认定深度贫困县的标准,即“三高、一低、三差、三重”,重庆精准识别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18个乡镇共辖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91个,总人口31.25万人,年贫困人口5.6万人。

所谓“三高”,即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村占比高。“一低”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三差”指基础设施差、生存环境差、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差。“三重”指低保五保残疾等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报告显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18个深度贫困乡镇减贫成效显著。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人,实现85个贫困村整村销号,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8.24%下降到2.13%。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规划项目开工建设个,累计完成投资75.4亿元,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3%、83%。

18个深度贫困乡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12.3%,安全饮水保障率达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没有因缺资金失学辍学现象,除91户住房正在进行C、D级危房改造,其余均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报告中称,重庆围绕“四个深度发力”,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工作落实,18个深度贫困乡镇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方面,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公里,个行政村中已通客车个;统筹整合各类水利项目资金6.45亿元,实施农村饮水、水土保持、小水电扶贫等水利工程项目个,新修人畜饮水池口,5.8万贫困人口受益;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建及改造配变台,10千伏线路公里,低压线路公里;建成4G基站个,实现4G网络信号全覆盖,87个行政村人口聚集区光纤覆盖。

农村产业结构方面,所有深度贫困乡镇经济作物占比均超过50%;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1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引进龙头企业家,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余户;量身定制“产业脱贫保”,全面覆盖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风险,承保贫困户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98亿元,近户贫困户获得贷款支持发展扶贫产业。

扶贫政策和扶贫机制方面,创建就业扶贫车间27个,吸纳贫困人员就业人;开发农村保洁、保绿、护林、护路等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人员就业6人;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送教上门政策落到到位;所有贫困村均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合格村医;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打造集中安置市级示范点7个,累计实施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实施危房改造户。

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方面,通过全面开展脱贫攻坚“红黑榜”“五好家庭”等评议活动,推荐市级道德模范候选人18名,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21所,组织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培训余人次;分级分类组织区县领导、扶贫干部、驻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等3.6万余人参加专题培训;通过第三方评估,18个深度贫困乡镇贫困群众参与度为91%,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为96.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