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一行从日喀则市出发,驱车前往谢通门县,当来到达那答乡如贵村时,一座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谢通门县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于年开工建设,是自治区唯一一家集菌棒制作、食用菌生产、培育和产品加工、废菌料饲料加工、职业技能培训及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于一身的园区项目。
该项目从去年7月份开始试生产运营,截至目前,共计生产万菌棒(杏鲍菇、香菇、平菇),杏鲍菇日产量为2吨、香菇日产量为1吨、平菇日产量为4吨,主要是以供货形式进行销售,为超市、菜市场等供货。由于园区工厂化栽培各类鲜菇,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耐保存、口感好等优点,也深受广大栽培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当前在园区内实现长期带动就业人,园区就业的当地农牧民群众共计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人,可实现人均年增收4.2万元;大学生21人,可实现人均年增收6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参与食用菌种植户达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预计可实现年户均增收元左右。
此外,园区牵头在达那答乡、仁钦则乡、荣玛乡、娘热乡成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从县本级配套扶贫资金中向每个合作社投入运转资金15万元,并签订带动贫困户协议。每个合作社原则上至少需带动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食用菌种植,贫困户可入股合作社,有意愿的每户至少入股元。商品菇销售后,以“70+25+5”的方式分成,即按照市场出售价农户占70%,公司占25%,各合作社占5%。
年,大学生白玛索朗通过招聘会来到厂区工作,目前在实验室从事新品种的研发及各菇类品种的出菇试验。“虽然之前考虑过考公务员,但最终还是服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现在跟技术专家学习相关技能知识,每天过得很充实。”白玛索朗说。
像白玛索朗一样,园区内的大学生们都曾有过考公务员的想法,但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他们选择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他们的选择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园区还解决了当地93名农牧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多吉群培是一名接种工作人员,每天他负责对已培育好的菌包进行接种,每月可获得元的劳动报酬,并且园区还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
科技示范园区的厂长罗布群培今年26岁,他同20名大学生共同打理着园区的日常运营。虽然科技示范园区刚投入运营不久,但这一群年轻人鼓足了干劲,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带动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
“下一步,我们将拓宽市场渠道,对接更多地(市)、县(区)的大型批发商、超市、连锁店,推出平菇、藏金菇等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相比内地供货商,我们提供的产品具备运费低、更新鲜等优势,相信以后将慢慢占领区内市场。”罗布群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