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西域36国,有兵千人以上就是大国,多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汉武帝时,西域号称“三十六国”,后又分为五十余国。如《汉书·西域传》云:“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后汉书·西域传》云:“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后汉时,有记“五十五国”者,有记“五十余国”者。《汉书·西域传》记宣帝至平帝之世西域都护属国有48个,其分布地区和户数人口如下。

一、西域诸国的人口分布情况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这两条道,显然皆属今新疆“南疆”地区,其北道是沿天山南麓西行,南道是沿昆仑山北麓西行。

1、南道诸国

分布于南道,即分布于昆仑山北麓至塔里木盆地者,自东至西有婼羌,户,口,胜兵人。

鄯善,本名楼兰,昭帝元凤四年更名鄯善。其王治扞泥城,户,口,胜兵。扞泥城,一说在今新疆婼羌县,一说在今米兰,也有定在罗布泊西北楼兰故城的。看来,其国都前后有变动,楼兰国都楼兰故城,鄯善国治今婼羌县,米兰为善善国伊循城。

且末,王治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户,口,胜兵人。小苑,王治零城,在且末南,东接羌,户,口,胜兵人。

精绝,王治精绝城,户,口,胜兵人。精绝城在今新疆民丰县北约公里大沙漠中的尼雅遗址。

戎卢,王治卑品城,户,口,胜兵人,东与小苑、南与婼羌、西与渠勒接,辟南不当道。

扞弥,王治扞弥城(今新疆于田),户,口40,胜兵人。渠勒,王治鞬都城,户,口,胜兵人,东与戎卢、北与扞弥接。

于阗,王治西城(今新疆和田南),户3,口19,胜兵0人。皮山,王治皮山城(今新疆皮山),户,口3,胜兵人。

乌秅,王治乌秅城,户,口,胜兵人,北与子合、蒲犁、西与难兜接。

西夜,王号子合王,治呼键谷,户,口,胜兵人,东与皮山、西南与乌秅、北与莎车、西与蒲犁接。

蒲犁,王治蒲犁谷,户,口0,胜兵0人。依耐,户,口,胜兵人,北至莎车里,西至无雷里,南与子合接。

无雷,王治卢城(今新疆塔什库尔于),户,口,胜兵0人,北与捐毒、西与大月氏接。

桃槐,户,口0,胜兵人。难兜,户0,口00,胜兵人,北与休循、西与大月氏接。休循,王治鸟飞谷,在葱岭上,户,口,胜兵人,东至捐毒衍敦谷里,西北至大宛里,西至大月氏里。

捐毒,王治衍敦谷,户,口,胜兵人,北与乌孙接,西北至大宛,东至疏勒。莎车,王治莎车城(今新疆莎车),户,口,胜兵人。分布于北道,即分布于天山南麓至塔里木盆地者,自东至西有车师前,王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户,口,胜兵人。

危须,王治危须城,户,口0,胜兵0人,西至焉耆百里。焉耆,王治员渠城(今新疆焉耆),户,口,胜兵人,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

尉犁,王治尉犁城(今新疆库尔勒市),户1,口,胜兵0人,南与鄯善、且末接。渠犁,户,口1,胜兵人,东北与尉犁、东南与且末接。

乌垒,户,口1,胜兵人,与西域都护同治(今新疆轮台东偏北地)。龟兹,王治延城(今新疆库车),户,口,胜兵人,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

姑墨,王治南城(新疆阿克苏),户3,口20,胜兵0人。温宿,王治温城(新疆乌什),户2,口,胜兵1人,东通姑墨里,尉头,王治尉头谷,户,口0,胜兵人,南与疏勒接。

疏勒,王治疏勒城(新疆喀什),户,口,胜兵0人南至莎车里,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

大宛,王治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安集延西北卡散赛地),户6万,口30万,胜兵6万人。山国,户,口0,胜兵人,西至尉犁里,东南与都善、且末接。

狐胡,王治车师柳谷(在今吐鲁番北博格多山南谷),户55,口,胜兵45人。车师都尉国(在吐鲁番东),户40,口,胜兵84人。

2、北道诸国

在天山北麓至准噶尔盆地者,自东至西有蒲类,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在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南,户,口,胜兵人。蒲类后,在蒲类西,户,口,胜兵人。车师后城长,户,口,胜兵人。

车师后,王治务涂谷(在今新疆奇台县西南),户,口,胜兵人。郁立师,王治内咄谷,户,口,胜兵人,东与车师后城长、西与卑陆、北与匈奴接。卑陆,王治天山东乾当谷,户,口,胜兵人。卑陆后,王治番渠类谷,户,口,胜兵人,东与郁立师、北与匈奴、西与劫国接。

劫国,王治天山东丹渠谷,户99,口,胜兵。东且弥,王治天山东兑虚谷(当今乌鲁木齐地),户,口,胜兵人。西且弥,王治天山东于大谷,户,口,胜兵人。

单桓,王治单桓城,户27,口,胜兵45人。乌贪訾离,王治于娄谷,户41,口,胜兵57人,东与单桓、南与且弥、西与乌孙接。

乌孙,昆弥(又书昆莫,君王意)治赤谷城,户12万,口63万,胜兵188人。以上为西城都护统属之国。

另外,《汉书·西域传》还记有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乌弋山离(在罽宾西)、安息(在乌弋山离西北)、大月氏(都妫水北,妫水今名阿姆河,今阿富汗地)、康居(在大月氏北)、奄蔡(在康居西北),这些国家不属都护,其来贡献则相与报。

“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根据上面所记西域都护所辖48国,其中只有几百人者8国,千人以上万人以下者29国,万人至8万多人者9国,只有乌孙有12万多人,大宛有30多万人。这充分说明它们的分散性,绝大部分是弱小国家。

到了后汉,“小宛、精绝、戎卢、且末为鄯善所并,渠勒、皮山为于阗所统悉有其地,郁立、单桓、孤胡、乌訾贪离为车师所灭,后其国并复之”。各国的户数人口到后汉当然也有变化。

《后汉书·西域传》所记拘弥(又称宁弥,即前汉扞弥)有户,口,较《汉书》所记为少;于阗有户00,口80,较《汉书》所记大增;西夜有户2,口0,较《汉书》所记为多;焉耆有户10,口50,较《汉书》所记有加;疏勒有户2,较《汉书》所记大增。

二、人种构成情况

西域诸国的经济状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以农业田耕为主,从而定居者有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扞弥、渠勒、皮山、乌秅、于阗、莎车、疏勒、姑墨、龟兹、乌垒、大宛、渠犁、尉犁、危须、焉耆、难兜等,此所谓“城邦之国”;

一种“随畜逐水草”即所谓“行国”者,有婼羌、鄯善、西夜、蒲犁、依耐、无雷、休循、捐毒、尉头、乌孙等国;以畜牧为主又知田耕者有车师前、车师后、蒲类等国;其他国,虽未记明是什么经济状态,但应属上三种类型的某一种。

由于西域地区(即便仅限于今新疆地区)民族复杂,历史变化较大,记载资料缺乏,西域民族构成至今还在讨论之中,并有不少分歧。但据《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和《史记·大宛列传》等书,对汉时西域的民族也可以大体区分一下它们的民族系统。婼羌属于古氐羌族系。

“蒲犁、依耐、无雷国,皆西夜种也。西夜(后又分称子合)与胡异,其种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蒲犁“种俗与子合同”。这说明婼羌、西夜、依耐、无雷、蒲犁等国有同族关系,皆属氐羌族系。他们大都居于西域南山(即昆仑山)谷和山麓,这与其东分布于今青藏某地区的当时众多的氐羌支系是毗邻的和接近的。

年至年,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城北发掘墓葬40座,其中土葬23座,火葬17座。土葬墓竖穴土坑,墓口盖木,火葬墓不见盖木。殉葬品贫乏,仅见有少量陶器、小型铜器、小型铁器,时代当春秋战国。这一地区是汉时无雷、依耐、蒲犁、西夜的分布区。羌族有火葬的习惯,这也表明这几国属氐羌族系,并表明早在春秋他们已居于该地。

鄯善(昭帝前称楼兰)的族属,若根据《汉书·西域传》“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它,能作兵,与婼羌同”,似应与婼羌同族。但据楼兰遗址出土的两具男性头骨鉴别,又“与南帕米尔塞克头骨很相似”“属欧洲人种的地中海类型”,欧洲人种属白种人,古氐羌族属黄种人,这又显然有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如何解释,至今亦难说明。

于阗、莎车、疏勒、温宿、姑墨、龟兹、尉犁、焉耆、危须等国,田耕土著,其族属大部分可能与大宛同类,有的亦可能从氐羌族系发展来的。《太平寰宇记》云:“自高昌以西,诸国人多深目高鼻,唯此一国(按指于阗)儿不甚胡,颇类华夏。”

《通志》记后魏时西域朱俱波写道:“汉子合国也,今并有汉之西夜、蒲犁、依耐、得若四国之地。……其人语言与于阗相似,其间小异。人几多同华夏,亦类疏勒。”从此看来,于阗与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有族源关系,而这几个国家上面谈到属氐羌族系。

但于阗又深受西方民族的影响,故又提“亦类疏勒”。高昌之名始于北魏,为汉时的车师前国。高昌以西诸国,在汉时则应包括危须、焉耆、尉犁、龟兹、姑墨、温宿、疏勒、莎车、大宛等国,人多“深目高鼻”。

而《史记·大宛列传》则记:“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由此看来,大宛属今白种人阿拉伯族系,而自危须西至莎车诸国,其人既与大宛相类,应与大宛有族源关系。有人根据疏勒、姑墨、温宿等地名属后称的突厥语,认为“从疏勒向东经温宿、姑墨、龟兹至天山以北的车师后部,即今乌鲁木齐、吉木萨尔、奇台一带都是突厥语系的民族”。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突厥族系与大宛、阿拉伯族系在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就在人种和族源上也很接近。突厥族系的族群被人类学家划为黄种人,实际上它是黄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一种过渡人种,因此具有这两种人的综合特征。

休循国,“民俗衣服类乌孙,因畜随水草,本故塞种也,捐毒国,“衣服类乌孙,随水草,依葱岭,本塞种也”。塞种,本西域地区及其以西的一个大族,属白种人印欧族系。后经过民族迁徙和碰撞,到了汉朝便衰落了,发展或同化于其他民族。如乌孙大月氏就融合了许多塞人,后来的波斯,今之伊朗,与塞种人更有族源关系。

乌孙,“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接,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后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臣大夏,而乌孙昆莫居之,故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归匈奴,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徙大夏地。昆莫略其众,因留居”。从这些记载看来,乌孙与大月氏应有同族关系。而大月氏又属什么族系呢?

《史记·大宛列传》云:

“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小月氏“被服颇与羌同”。这都表明,大月氏与氐羌族系有一定的族源关系,因此,有人认为乌孙与月氏一样,应属于氏羌族系。

但是也有一些材料说明它与西方白种人接近,具有白种人的特征。《汉书·西域传》师古注:“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汉代文献《焦氏易林》亦记:“乌孙氏女,深目黑。”再据人类学者对出土的乌孙尸骨鉴定,其头骨基本是“短颅欧洲型人种。

如以男性为代表,除短颅外,多数头骨比较粗大,额倾斜中等,眉间突度强烈,眉弓粗壮,鼻根深陷。女性头骨与男性相比,有明显的性别异形,其中欧洲人种头骨的基本形态与男性相似”。但也有的头骨有“蒙古人种特征的混合”。

根据这些材料和汉时伊犁河地区各种人种的混杂状态,乌孙或可认为是白种人与黄种人的融合或过渡形态的民族,它既具有黄种人氐羌族系的特点,又具有白种人塞族系统的特点。后来,它成为突厥语族的一部分,而突厥语族也具有这种特征。

居于今新疆哈密、吐鲁番和天山北麓巴里坤湖至乌鲁木齐地区的民族,原记为姑师,后又称为车师及山北诸国。《汉书·西域传》记有车师前、车师后、蒲类、蒲类后、狐胡、劫、东且弥、西且弥、单桓、郁立师、卑陆、卑陆后、乌贪訾离等国。

它们东和北与匈奴相邻,西与乌孙接,南与城邦和氐羌行国发生着关系。这些国家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畜牧业,随畜逐水草,并居“庐帐”,但其中有的(如车师、蒲类、且弥)也“颇知田作”。

他们与匈奴有相当多的共同点,却又不是同一民族,是介于氐羌与匈奴之间的一种民族状态。有人认为,“汉初在现在吐鲁番盆地及天山以北的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巴里坤、乌鲁木齐一带驻牧的都是车师族。它受匈奴奴役,显然非同族。……由于普遍使用高轮大车为运输工具而被呼为车师。随匈奴失败,他们与蒙古高原突厥语系的铁勒融合,被称为高车族。魏晋南北朝史籍把铁勒称为高车。高车实就是丁零、铁勒的别名”。这就是说,车师等民族与汉时的丁零属同一族系。

综上所述表明,两汉时期西域的民族是相当复杂的,也是很难明确理清的。这里不仅是民族复杂,也是黄种人与白种人的接触带或结合部,双方发生着混杂和融合。从而,这里的经济文化也多种多样,是东西文化的混合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413.html